
“七七事變”80周年 銘記歷史 吾輩自強
【編者按】2017年7月7日
北京今天的北京在昨日雨水的沖刷后,格外明媚、寧靜。在我們享受這份和平與歲月靜好時,可曾想到,80年前的今天,就在這片土地上,就在距中麗僅30公里的盧溝橋,隆隆的炮火撕開了中華大地的祥和。
站在革命先烈用生命托起、用熱血浸染的土地上,我們仿佛依然能夠聽到同胞的哀傷哭泣和戰士沖鋒時堅定吶喊。國殤刻骨,沒齒難忘!吾輩自強,奮起報國!作為后來人,中麗人應當也必須肩負民族復興大業,讓先烈的期盼在我們的手上得以實現、傳承并發揚!讓我們按照“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要求,立足本職、愛崗敬業,聚沙成塔、貢獻力量!推動企業發展和民族產業進步,實業報國、科技報國!
在“七七事變”80周年的今天,我們轉載2017年7月7日《人民日報》第5版“評論員觀察”欄目文章——承揚抗戰精神 凝聚復興力量,共勉! □中麗報編輯部
承揚抗戰精神 凝聚復興力量
防止歷史悲劇重演,自當理直氣壯地譴責一切否認歷史的言行,但最根本的還是要從歷史中凝聚力量,奮力實現中民族的偉大復興。
80年前,盧溝橋上殊死抗戰,宛平城內炮聲隆??;80年后,宛平城區蒸蒸日上,改革發展向縱深推進。80年前,中國四分五裂、滿目瘡痍;80年后,中國已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13億多中國人民享有著前所未有的幸福感和自豪感。
回望80年的風雨歷程,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不僅結束了中華民族被奴役、被宰割的歷史,更“為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開辟實現民族復興的正確道路創造了重要條件”。今天,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從沉淪到奮起、由苦難而輝煌,站在歷史的坐標前,我們對中國道路的必勝信念更有體會,對沿著這條道路繼續前進更有底氣和信心?!疤斓赜⑿蹥?,千秋尚凜然?!睔v史啟示道路和方向,也傳承著精神和氣魄?!氨R溝橋即爾等之墳墓,應與橋共存亡,不得后退”,我們有這樣的百折不撓、視死如歸;“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我們有這樣的不畏艱險、奮力擔當;“最后一塊布,做軍裝;最后一口飯,做軍糧;最后一個兒子,送戰場”,我們有這樣的軍民團結、萬眾一心。無數中華兒女毀家紓難、以身殉國,個體微小的生命迸發出巨大的精神力量。80年時間足以風干淚水,而精神力量卻穿越歷史,繼續撞擊著今人的心靈?!笆裁磿r候都不要想象可以敲鑼打鼓、順順當當實現我們的奮斗目標”,新長征路上的風險挑戰就像戰場上的碉堡,唯有拿出血戰到底的精神才能攻克。
歷史是最好的清醒劑,也是最好的教科書。盧溝橋上彈痕猶在,盧溝曉月依舊動人,它見證著一個民族跌宕起伏的昨天,也預示著一個國家天高海闊的明天。因為,“我們中華民族有同自己的敵人血戰到底的氣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光復舊物的決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蔽覀儾粸槿魏物L險所懼,不為任何干擾所惑,自能以自己的節奏、沿著正確的道路走向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李拯